1、环境中含氧量**过23%是一种危险。
2、与可燃物、自燃气体接触、混合有燃、爆危险;与还原剂接触有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可能。
3、液氧较低温,有冷伤危险。
4、液氧有发生物理炸裂危险。
5、氧气比空气重,可在低凹区域聚集,例如:管沟、深坑或底下室等。
6、特别要注意低温液体的溢出。
氧气进入人体途径:主要是通过呼吸,常压下,当空气中的氧气浓度**过40%时,人就有可能发生气毒。
吸入氧浓度在40%~60%时,人会感觉胸骨后不适,轻咳,进而胸闷,胸骨后有烧灼感,呼吸困难,咳嗽加剧,严重时可发生肺部出现水肿,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。
吸入氧浓度达到80%以上时,人会表现出面部肌肉抽动、面色苍白、眩晕、心动过速、虚脱。继而全身直性抽搐、昏迷、呼吸衰竭,造成去世。
长期处于氧气分压为60千帕至100千帕(相当干吸入氧浓度40%左右)的条件下会发生眼损害,严重者失明。
氧气泄露的处理方法
急救措施
吸入:*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灭火方法:用水保持容器冷却,以防受热炸裂,急剧助长火势。*切断气源,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,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。
现场处理
*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一般作业工作服。避免与可燃物或自燃物接触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合理通风,加速扩散。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,修复、检验后再用。
如何使用氧气
是氧细胞乃至全身产生能量的关键。复杂的多细胞生物**依靠氧气才能生存。在细胞的能量工厂--线粒体中,高纯氧气价格,葡萄糖被分解,释放出大量的三腺苷(ATP),这是生物体很直接的能量分子,事实上,葡萄糖并不是在线粒体中直接分解的,这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。葡萄糖会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C?H?O,并产生少量的ATP。然后C?H?O进入线粒体,氧气的作用是进一步C?H?O,分解成水和,会释放出大量的ATP。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,C?H?O会直接转化为代谢产物(动物产生的乳酸,大部分植物产生)。也就是说,如果有氧气,葡萄糖代谢产生的能量要比无氧条件下多得多,所以氧气是大型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,比如人类和恐龙。